壹、簡介
一、民國四十七年設立「補習學校」,於民國六十一年更名為「進修補習學校」,民國八十九年更名為「進修學校」,民國一○五年八月轉型為「進修部」,目前編制班別有【機械科】、【電機科】、【製圖科】等三科共九班。
二、進修部提供未能就讀一般學制之青年及失學民眾繼續學習的管道,以符應國民繼續學習需求;因進修部百分之八十以上學生,日間工作,晚上到校求學,故教務及學生事務工作與日校略有不同,但教育之宗旨及精神完全一致,希望學生在品德教育的基礎上,強調學生實踐力行的表現,注重學習歷程、方法及策略,結合情境化與脈絡化的課程,整合知識、技能與態度。朝向理論與實務並重的國際化典範學校努力。
貳、學生的就業與升學進路
一、目前學生在升學進路上,其規劃如下:
1.參加甄選或統一入學測驗分發至技專校院。
2.參加申請入學或大學學力測驗分發至一般大專校院。
3.參加技專校院或及大專校院之進修部獨立招生。
4.軍事院校及指職士官甄選。
5.中央警察大學或警察專科學校。
6.參加高普考專門技術人員或一般行政人員之考試。
7.參加各職類之技能檢定。
8.工業類培訓及進修途徑。
二、若無繼續升學的學生在工作進路上,其規劃如下:
1.電機科:
(1)一般水電工程之設計裝修與承包。
(2)工業自動控制之設計及裝修工作。
(3)微電腦控制及程式設計工作。
(4)工廠電機機械之操作維護及裝修。
2.機械科:
(1)基礎機械操作與加工技術人員。
(2)機械零件組裝與維修技術人員。
(3)工業機械製圖與設計技術人員。
(4)自動化控制機械操作技術人員。
3.製圖科:
(1)電腦輔助機械製圖領域。
(2)機械工程領域。
(3)機械加工領域。
(4)工業設計領域。
參、工作重點發展計畫
一、促進教學正常化,提升教學效果
1.教師確實瞭解學生特性,因材施教並給予輔導或個別化教學。
2.把握教學重點,教學力求生動活潑,使教與學均能達到充分配合與滿足。
二、改進教學評量
1.實施多元化評量方式,並加強命題研究。
2.重視評量(考試)後之檢討與實施補救教學。
三、加強生活教育之輔導與增進良好師生關係
1.提倡校園倫理及發揮尊師重道精神,營造溫馨校園。
2.推動師生禮貌運動,辦理專題演講,加強學生民主法治觀念。
3.加強與學生家長聯繫,並建立聯絡網,隨時配合督導學生。
4.辦理全校師生聯歡活動,增進良好師生關係。
四、加強人文教育,提升文化陶冶
1.辦理戶外參觀教學,使學生瞭解文化古蹟及風土文物及民情風俗。
2.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及辦理文康活動。
肆、未來願景
以『精緻高職、全人教育』為理想,分近程、中程、遠程進行,其規劃目標如下:
目標 | 學生 | 教師 | 行政人員 |
近程 | 1.遵守校規,樂於上學。 2.成績合格,三年畢業。 | 1.教學正常,授課認真。 2.輔導管教,雙向並行。 | 1.正常出勤,熟悉法令。 2.分工合作,相互支援。 |
中程 | 1.技檢通過,乙級為優。 2.通識進步,順利升學。 | 1.瞭解時勢,休戚與共。 2.彼此關懷,和諧團結。 | 1.電腦作業,專精熟練。 2.工作熱忱,態度親切。 |
遠程 | 1.樂於學習,富創造力。 2.彈性適性,充滿自信。 | 1.言教身教,學生典範。 2.自我超越,終身學習。 | 1.群策群力,服務至上。 2.樂在工作,自我實現。 |